導語
在英漢字典裏🦠,FIST是拳頭的意思。在復旦,FIST是Fudan Intensive Summer Teaching的縮寫,是“時代楷模”鐘揚教授生前在任研究生院院長期間推出的一記“重拳”🌷。經過多年發展,每年有100多位海內外學者來到復旦🧔🏻♂️👼🏿,為研究生開設70多門課程。新冠疫情期間課程轉為線上2️⃣,並向校外開放🏎☢️,進一步擴大了影響。
2021年FIST項目將打造一門 “環境地球科學前沿講座” 課程,陸續邀請活躍在國內外環境地球科學領域一線的傑出學者,以線下線上聯動,中英文結合的方式🦁,為大家送上暑期學術大禮包。講座將依托“AG期刊”公眾號發布𓀅,與蔻享學術(koushare.com)合作進行直播𓀝。掃描海報二維碼報名(半分鐘即可完成),協調員將與您聯系🙆🏽♂️。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於 2018 年 1 月成立了地球科學部環境地球科學學科,建立了“四梁八柱”的學科架構(《科學通報》✅,2020年,第65卷第20期🤷🏽♀️👩🏻🦳,2076-2084.)💕。這也是辦好“環境地球科學前沿講座” (以及AG期刊)的行動指南。
(小編數了數🧑🚀,咱們大學校門也是“四梁八柱”圖片)
推薦閱讀
一段分水嶺的故事:慶祝AG期刊創刊35周年
從“taikonaut”到以中國人姓氏命名的近50種礦物
國際地球化學協會IAGC 2021年各獎項公布
彩蛋| CNSAg:同在一個元素周期表的碳氮硫銀
AG35年的Tributes:從地球化學之父到中國當代的學科英雄
鄭永飛院士:做“科學家辦刊”的倡導者與踐行者
地球科學中有哪些薄弱學科?如何扶持?何以自強🖋?
AG公眾號的綱領💢:毛澤東做自媒體的日子
AG2020年影響因子 3.524! 美好寓意(35年😿,24小時)
AG經典
AG主編的高考作文:淺談時間沉澱與期刊擔當
史上最高!引用超7400次,英國地調局砷汙染綜述
王焰新院士於2009年提出的具有普適意義的蘇打水成因新模式
AG新星
美國奧本大學 | Lauren Beckingham🚣🏼♀️:水巖相互作用
中國天津大學 | 鄭旺◻️:金屬同位素地球化學
“微言大義”
湯鴻霄自傳1🧖🏼,兼談Jim Morgan關於pH的段子
湯鴻霄自傳2:體會博采眾長的價值
湯鴻霄自傳3:枝繁葉茂的Werner Stumm學派
飛行的籃球是不是氣溶膠? Pratim Biswas課堂上的橋段
全國學術公眾號100強:AG期刊
投稿郵箱|ag_eic@fudan.edu.cn
歡迎收藏🤌🏼,關註🚏,“在看”🎨,助力中國引領的國際地球化學學術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