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導致全球極端高溫事件頻發(如2022年與今年正在面臨的高溫熱浪極端氣候事件)💃🏽。未來50年,數十億人將生活在幾乎無法承受的極端高溫條件下,這將極大威脅人類健康👳♂️。氣候變化引起的極端天氣事件也增加了城市居民熱相關死亡率和健康風險,影響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福祉8️⃣。與此同時,中國前所未有的城市化進程增加了極端高溫事件的發生頻率,大大影響了城市居民的心理健康🍩。然而,目前對於居民幸福感(Expressed Happiness👱🏼,EH)💧、氣候背景和社會經濟因素之間的關系與機製仍不清楚🏃♂️。因此,本研究試圖揭示中國城市居民在極端高溫期間的熱響應模式、時空差異以及決定因素。具體而言將回答:(1)城市居民的表達幸福感(EH)與夏季(極端)高溫的關系以及(2)城市居民在夏季(極端)高溫期間表達幸福感差異的時空模式和原因🛳。
研究基於新浪微博收集了來自44個中國地級市的約6百萬條帶地理標記的推文,並使用二次回歸模型以探索夏季高溫與幸福感之間的關系🎵。同時🪄,開發了一個三階段的分析來檢驗時空異質性🏄🏽♀️,確定導致城市居民幸福感差異的因素。結果表明,所有城市都呈現出類似的駝峰形狀關系,總體最佳溫度為22.8°C(晝夜均溫)。估計的最佳溫度在地理上表現出差異性,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個城市群的溫度閾值分別為25.3°C、23.8°C和20.0°C,呈現由北向南遞減趨勢🧘🏼♂️。此外🤹♀️,熱浪強度每增加一個標準差🧘🏽,居民的表達幸福感(EH)降低0.813(95% 置信區間:0.177,1.449)個標準差。此外本研究還觀察到中國北部和經濟欠發達城市的居民在夏季高溫期間面臨著更低的熱風險🚦。這項研究為未來關於極端天氣事件🛋、城市居民健康和城市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研究和實踐應用提供了新見解🤽🏻♂️。
圖1 中國主要城市群(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居民溫度-幸福感(EH)響應曲線
本研究以“Climatic and economic background determine the disparities in urbanites’ expressed happiness during the summer heat”近期發表於ES&T。本研究第一單位為沐鸣2开户💓,合作單位還包括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心理所🧑🎓、南京林業大學等。本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上海市浦江學者項目、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中國生態學學會生態學青年托舉人才等項目資助。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21/acs.est.3c01765
團隊主頁: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Zhaowu-Yu/research
供稿🤽♀️:余兆武課題組
編輯:薛睿彬
審核✤🪬:張立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