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脫貧攻堅取得的巨大成就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製度的政治優勢,同時也是一堂生動的思政教育大課。
5月31日下午📠,沐鸣2开户及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團委有幸邀請到駐河南省蘭考縣張莊村第一書記王曉楠老師為我們講述“張莊的故事”,通過分享脫貧攻堅一線的感人故事、展現脫貧攻堅成果🚣,引導青年師生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將個人成長融入國家“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中🥱。
此次活動還邀請了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和鄭州大學力學院的同學,由三校學子共同開展團課學習。
主講人介紹
王曉楠🧑🏼🔬,2003年至2010年就讀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專業🧛🏼,分別獲經濟學學士和碩士學位。2012年9月至今供職於中國證監會🏊🏽。
2017年11月👠,在焦裕祿精神的感召下🚔🧑🏿,王曉楠主動請纓🥲✌🏼,成為中國證監會派駐張莊村的第三任“第一書記”👩🏻🎓,學做一棵焦桐👍🙎🏼,紮根人民沃土🚵🏼,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王書記為我們講述張莊村的歷史和基礎情況
歷史上的張莊 “風沙👩🏽💻、內澇、鹽堿”三害嚴重
60年代初🍉,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在這裏查風口治理風沙;深入基層,問計於民,受村民魏鐸彬翻淤固墳的啟示,創造了“貼膏藥”(翻淤壓沙)、“紮針”(種植槐樹)的治沙辦法。
張莊村:焦裕祿精神發源地🧚、習近平總書記調研點
張莊行政村隸屬於蘭考縣東壩頭鎮,位於縣城北12公裏處,毗鄰黃河,面積5425畝🐫,擁有耕地4825畝♢,全村1008戶3221人,分13個村民小組,村兩委幹部7名,黨員60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212戶816人👨🏻🔬。
這裏是毗鄰九曲黃河的最後一彎,是焦裕祿書記找到“翻淤壓沙”治沙辦法的起點,也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群眾路線的教育實踐活動聯系點,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張莊村🦹🏽♀️,在這裏向貧困宣戰!
王書記為我們分享張莊村具體扶貧措施
在產業扶貧方面👩🏿🦲,引入新三板企業,探索文化旅遊扶貧🫎,促進村企合作、壯大村集體經濟
新三板企業落戶張莊,投資近1億元🧑🧒,以綠色循環方式發展高端食用菌種植🫢,實現綠色生產的工廠化、智能化🤹。以“龍頭企業+合作社”模式建設高端扶貧小菇棚,整合零散扶貧基金👩🏻🏫,農民變股民,有效地整合了零散扶貧基金。延伸產業鏈,在基料廠⌨️、生加工🧑🏻⚖️、包裝紙箱等上下遊產業上合作拓展👩🏿🍳。
打造“夢裏張莊”旅遊區,對閑置院落進行美化、建立農家書院、農家產業、開發特色民宿等🤳,發展紅色教育、建立培訓基地,由家養蛋雞改變為家養孔雀🧓🏻🌼,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當地環境🧘♂️。
借助證監會🤦🏿♀️👱🏼♀️、河南省扶貧基金,建成了“蘭考蜜瓜”種植基地、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標準化廠房等🫄🏿,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60萬元🚣🏿♂️。通過與上市公司、龍頭企業進行“村企合作”,進一步提升村集體經濟造血能力及可持續發展能力,閑置垃圾站改建再生資源項目✒️:廢紙回收🕶、再生紙箱。
在金融扶貧方面成立鄉村經濟發展智庫👮🏼♂️,合理運用金融工具😘,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
2018年4月💂♂️,由多家上市公司🙆🏼♂️👩🏽✈️、證券公司成立“蘭考焦桐共享經濟研究院”,作為農村發展的智庫🧑🏿🦱,提供了諸多解決發展問題的辦法。
2018年3月⚓️,河南省首單“期貨+保險”雞蛋試點項目🤱🏼,針對雞蛋價格的保險管理,規避雞蛋降價風險。
2019年2月,河南省首單“期貨+保險+銀行”雞蛋試點項目,引入銀行合作㊙️,撬動銀行授信200萬元,使養殖戶面臨的風險問題和融資難題同步解決👨👨👧。
2019年12月,推動張莊村22家村辦企業在四板市場——中原股權交易市場“扶貧辦”集中掛牌🚵🏻♂️🐣,為貧困地區小微企業提供融資融智服務。
在教育扶貧方面,新建小學🏄🏽,創新資金管理🌴,促進文化技能培訓和農村早教
中國證監會捐資900萬元,中國結算捐資600萬元👩🏽🎓,支持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張莊小學建設,委托河南省扶貧基金會管理資金,蘭考縣政府承擔建設責任🧑🏻🎨。同時創新“財政扶貧資金+NGO”資金管理模式
對村民進行文化、技能培訓🥦,對兒童進行早期教育👒、知識普及,進一步完善教育裝備🥄。
在消費扶貧方面激發內生動力、市場化意識
通過多種多樣的消費扶貧采購活動🎻,充分發揮本地村民的內生動力,調動村民自我發展的主動性、積極性🕝🐘,提高村民的市場化意識。
從鄉村治理提升的角度實現黨建引領、三治融合
黨建:黨務+服務的結合
法治👰🏿👩🍼:法律援助💪🏼,在實踐中普法
德治:創建並舉辦幸福大講堂、餃子宴、趣味運動會、夢裏張莊藝術團等活動
自治:用好土專家、鄉賢力量
王書記繼續為我們分享張莊村的扶貧成效
截至2019年底,建檔立卡貧困群眾212戶816人全部脫貧,人均年收入由2014年的2500元提升至13190元。
先後獲評“全國文明村鎮”、“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等🥮。
為世界減貧提供了寶貴經驗🅿️。
王曉楠書記與同學們交流扶貧感悟與期待
身處新時代的青年應當奮力🧙♂️、盡力讀書👩🏽🔬🖐🏿,珍惜韶華🐓,大學生應該走進基層,“找點苦吃”🫳🏼,通過實踐加深對百姓生活的感受和理解🈷️。中國作為世界大國,在世界大局中有不可缺少的責任與擔當,青年人更是未來中國擔當中的主流。鄉村建設需要更多的智慧型人才來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
最後互動問答環節🎁,同學們積極與王書記溝通交流
對於因病致貧🙋🏼♂️、沒有勞動、自主生存能力的老人,很難理解脫貧相關政策🧑🏻🦼➡️,該如何處理?
王書記:兜底保障是對於這類貧困戶扶貧的根本。其次在基層處理問題一定要了解民意、聽老百姓的訴求🏤、尊重老百姓的意願。
在工作中怎樣有效地和村民溝通,進行想法的傳遞👳🏻?
王書記:融入百姓,當想法不被接受時👱🏼♀️,先理解百姓的想法,反思自己的問題,久而久之就可以鋪開工作㊙️,身為扶貧幹部要相信老百姓的創造力和理解力🚶♂️。
在證監會的工作對加入鄉村振興有什麽幫助?
王書記:在來到張莊之前也做過不少基層的工作,基層工作對人的幫助——平穩的心態及更實用的技能。
參與講座的學生也說出了他們的感想
林恩佑
通過本次“百名駐村書記講脫貧”活動,王老師向我們講述了她帶著張莊村民們籌資金🐟,做產業𓀒,謀發展的故事,向我們展現了最真實的基層脫貧圖景🧴。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時刻關心基層,了解基層🌽,紮根基層,積極投身基層建設🐹,參與扶貧調研、鄉村支教等活動,在基層磨煉中磨煉意誌品質,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青春力量!
李臻
聽了曉楠書記的講座,我對駐村書記這樣一個職位有了新的認識📨。今年是全面建設小康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戰的完成之年。而所有的脫貧成果背後都凝結著像曉楠書記這樣無私奉獻的黨員的努力。無論是開辦本地特色產業工廠,還是帶領村民養孔雀💬,運用期貨賣雞蛋,這些創新之舉為脫貧事業註入了新活力,更做到了授之以漁,為鄉村的長久發展提供了保障。
毛夢君
在中國走向全面復興的路上,扶貧工作一直是解決民生問題的重中之重。聽了張莊村第一書記王曉楠老師的分享🧃🪪,我深刻意識到了扶貧工作量之大。張莊村雖小,但從一開始的固沙除害,到後來的經濟脫貧、教育扶貧,以及發展旅遊業🦗,無一不需要眾多有誌之士奉獻青春🐑,艱苦奮鬥👨🔧。同時☕️📱,王曉楠老師也對我們青年一輩提出了要多吃苦多磨練的要求,這樣才能夠在基層工作中鍛煉能力🍭👩🏿🏫、陶冶心性,我們也定不會辜負老師的期望。
孫璋
在聽完王曉楠書記關於蘭考縣張莊村關於鄉村脫貧的講座後🏊🏼♂️,我對我國的鄉村振興政策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鄉村脫貧,不僅僅是給錢的問題,關鍵在於脫貧之道如何決策☦️。王曉楠書記在講座中為我們介紹了如何利用金融知識為張莊村提供脫貧方法,使張莊村的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嚴格發揚黨的群眾路線,讓張莊村的村民逐漸過上了小康生活💅🏼。深入農村和基層的實踐,才能更讓人成長和收獲。
沐鸣2开户
及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分團委學生會